华大在线讯(记者 郝日虹 见习记者 狄圆圆)6月6日,我校与武汉理工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暨专家互聘仪式在科学会堂一楼报告厅举行。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校长杨宗凯,校党委副书记王乾坤,副校长王发洲、刘春江,校长助理沈革武、罗蓉,以及我校党委书记赵凌云,校长郝芳华,副校长夏立新、彭双阶、李鸿飞等出席。签约仪式由校党委副书记陈迪明主持。
签约仪式上,郝芳华与杨宗凯代表双方学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李鸿飞、王乾坤分别宣读双方高校兼职教师聘任文件。根据协议,围绕两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双方将在优势学科专业互补共建、优秀人才队伍互通培养、学校资源互联共享、联合开展平台项目申报、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教育数字化深度合作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种形式的合作。
学校聘请杨宗凯为战略科学家,为我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战略规划提供指导和支持,郝芳华为杨宗凯颁发聘书。
夏立新、彭双阶为我校兼职教师代表颁发聘书和校园一卡通
王发洲、刘春江为武汉理工大学兼职教师代表颁发聘书和校园一卡通
交流发言阶段,武汉理工大学王发洲、颜伏武、彭华涛,华中师范大学夏立新、吴琦、李俄宪等,围绕两校深化战略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建言献策。王发洲表示,教育信息化对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此次签署合作协议,武汉理工大学能够“借力”华师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丰富经验和领先优势,在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更好地助力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夏立新谈到,两校有着深厚的友谊与良好的合作基础,也各具发展特色。进入新时代,“双一流”建设也开启了新征程。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旨在更好地促使双方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文化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教学模式新路径、人才培养新举措,为彼此高质量发展相互赋能。
杨宗凯指出,2011年12月,两校便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经过十多年努力,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互利共赢,取得了积极成果。今天的签约是两校在总结前期合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机制,进一步密切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战略合作关系。此次战略合作依托“互联网+”等新理念,探索两校优质资源共享新模式,深入推进文理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跨学校、跨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1+1>2”的合作新格局,助力武汉理工大学从“三强人才”培养向“三领人才”培养的战略转型。
郝芳华指出,立足新时代,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国家、区域战略需求能力是两校的共同诉求。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与专家互聘开启了两校合作新篇章。两校要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为推动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奉献力量,为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贡献智慧,在协同发展中推进共建,在互动合作中实现共赢,在优势互补中强化共享。通过两校学科优势的交融互补,把握发展机遇;通过合作机制的深化创新,谋划未来发展,全力打造校校合作新典范,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信思金强调,武汉理工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同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双方特色优势均十分突出,具有坚实的合作基础和巨大的合作潜力。如今两校再次携手、再续前缘,不仅是双方积极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延续良好合作关系的具体体现,也是双方务实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战略决策、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实际行动。武汉理工大学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和更加务实有力的举措,推动双方战略合作走深走实,再创两校强强联合新辉煌,再谱互惠共赢新篇章,共同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取得新突破,共同为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赵凌云强调,此次合作是两校共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共同完成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使命的需要;是两校共同推进高校组群式发展,更好地服务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两校共同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师范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是两校共同推进资源平台共享,最大限度满足两校师生员工发展的需要。期待此次合作能够实现“四聚焦”,即聚焦国家战略需求,聚焦人才培养质量,聚焦中国特色知识体系建设,聚焦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方式,提升合作成效。华师将积极履行协议,推动协议落实落地,努力打造校校携手发展、协同创新的典范,为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武汉理工大学党政办公室、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发展院、人事处、信息化办公室、网络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与我校学校办公室、发展规划处、人事部、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科技处、国内合作与培训管理处、信息化办公室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及两校互聘专家代表参加本次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前,武汉理工大学领导一行参观了南湖综合楼图书馆、南湖E站、智慧教室、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学校“红色印记展”。
(审读人:董志雄)